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行為的藝術 - 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




- 書中摘要  『我的見解』

1.  
理由的正當性 Because-Justification


-為什麼爛理由也是理由


-結論:『因為』是不可或缺,是個不起眼的人際關係的潤滑劑


『基本同意,提出理由起碼證明你在意對方的感受麻』


2.   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


-少做一點決定,就能做出比較好的決定


同意,所以應該要在可以的情況下做好planning,以免到了自己很疲勞的時候決策』


3.   傳染性偏見 Contagion Bias


-不願穿上希特勒的毛衣


4.   平均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Averages


-極端個案會影響平均值的可靠性


5.   誘因排擠 Motivation Crowding


-有時候人們非出於金錢動機所從事的行為,會因為報酬而瓦解這個意願


6.   廢話潮流 Twaddle Tendency


-如果無話可說,就閉上嘴巴


『其實我覺得這個跟 (1) 理由的正當性應該相題並論,(1) 是為別人的感受,而這個是對自己責無旁貸的時候』


7.   威爾、羅傑斯現象 Will Rogers Phenomenon


如何不費吹灰之力,就交出亮眼成績單


『這個也是說明錯誤地信賴平均數而引致錯誤理解,這個跟(4)不同的地方是,(4) 是由極端個案引致,這個是由於sample base/size的不同而引致』


8.   資訊偏差 Information Bias


-錯誤地相信更多訊息自然而然會得出更好的決定


9.   群聚錯覺 –Clustering Illusion不要誤信一些


-錯誤地認為一些純粹巧合的事當為有某種規律或異象


10.  勞力辯證 Effort Justification


-為什麼愈是辛苦得來的,我們愈珍惜


11.  小數法則 Law of Small Numbers


-為何小分店表現總是特別突出


即分母越細,分子的改變越明顯』


12.  期待 Expectation


-謹慎地善用你的期待,因為期待有改變現實的能力。如適量的期待能增加動力,同時,對於無法掌握的事物,請降低對它們的期待』


13.  簡單的邏輯 Simple Logic


-不要相信每一個直覺


14.  福勒效應 Forer Effect


-即一般占星家和手相算命師的謊言,以通用於一般人的人格描述讓人對號入座


『其實還用時裝sales、美容師、健康食品sales的技倆,也大同小異


15.  志工的愚蠢 Volunteer’s Folly


-除了因為你是名人,你所作的志願服務是會引起關注,否則你應該婉拒志願服務,以捐款代替


16.  情意的捷徑 Affect Heuristic


-我們必須承認,我們對某事物的看法,其實早已受了自己的感覺所影響


17.  內省錯覺 Introspection Illusion


-內省不可靠,當我們注射內心時,自己卻已在虛構某些事情


『大抵是可以用作解釋我們為何會死雞撐飯蓋


18.  無法關上機會之門 Unable to close doors


-有時我們需要破斧沉舟,忽略某些可能性,以做出明智的決定


『我以前常常在麻雀枱上practice這個理論,要決定做那麼的牌,便要棄掉不要的牌,左顧右盼會浪費時間的


19.  嗜新狂 Neomania


-為什麼我們會用新東西取代好東西


20.  睡眠效應 Sleeper Effect


-不可信的來源的訊息,隨著時間會變得可信,因為我們會忘記訊息來源,但仍然記住那訊息內容


21.  選擇盲從性 Alternative Blindness


-如果你面臨A和現狀之間選擇,你必須做足功課,比較ABCDEF的差異


22.  社會比較偏差 Social Comparison Bias


-為什麼我們會抹黑嶄露頭角的人


-其實應該支持那比你更優秀的人才,短時間看來,你會使自己處於危險之中,但長遠看來,你會從中獲益。因為那些人最後終究會超越你,而在上之前,乞該跟他們和睦相處,並從中學習


『同意,應該要學這思考模式,雖然一定不容易


23.  首因效應和時近效應 Primary and Regency Effect


-要擺脫這思考模式不易,但可以做到,例如在面試時,每五分鐘評分一次,最後再平均所有分數


24.  放血效應 Bloodletting Effect


-我但不會因為一個理論被證明是錯的而揚棄它,只會在有更好的選擇出現時才放棄它,但其實有時這理論比沒有理論更差,在沒出現更好理論前一早也應該被丟棄


25.  非我發明症候群 Not-Invented-Here Syndrome


-我們都陶醉在自己的想法裡。要使我們再次清醒,有時需要從遠處回頭審視自己的想法。


 


26.  黑天鵝效應 Black Swan


-黑天鵝效應是指我們『未知的未知』


-留在可能會吸引你的正面黑天鵝區域,你就能夠成為藝術家、發明家…。相反地,如果你出售的是時間,如雇員,那麼不會出現黑天鵝效應。但是,即便是在你覺得不得不這麼做的時刻,也絕對要遠離負面黑天鵝效應產生的環境。具體而言,就是盡可能保守儲蓄,成功時不要安逸於奢華的生活,就不會有負責問題。


27.  領域依賴性 Domain Dependence


-當一個人在某領域上有卓越表現的人,很難將其成就複製到其他的領域。


28.  假共識效應 False-Consensus Effect


-為什麼你認為他人想法與你一致


-不要壞疑他人,你先要質疑自己


29.  歷史修正 Historical Revisionism


-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,和自己的記憶是對的


30.  圈套圈外偏見 In-group/out-group Bias


-認同一個團體會讓你對事實的認知產生扭曲


『我覺得這個思考模式正是我們現在社會不理性的最大原因,但『團體』在社會上的存在是有相當的意義,可以方便資源的運用和產生推動力,好像教會和以國家作單位的運動會,互惠互利,或互相補足,但當然,其實要保持相當的理智。


31.  對模糊的無法容忍度 Ambiguity Intolerance


-我們會向選擇已知,而非未知的機率


-了解風險和模糊之間的差異,才能清楚思考


32.  預設值效應 Default Effect


-人們喜歡維持現狀,即便這讓我們處於不利的位置


33.  對懊惱的恐懼 Fear of Regret


-為什麼『最後的機會』會讓人失去理智


34.  顯著性效果 Salience Effect


-為什麼引人注目的不一定是重要的


『這解釋了傳媒為何能誤導人』


35.  知識的另一面 The Other Side of Knowledge


-為什麼坐而這不如起而行


-實踐創造重要的智識


『這點我是十分同意的』


36.  私房錢效應 House Money Effect


-我們比較敢於將投機獲利花在高風險的地方


-若不節制,很快會損失更多


37. 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


-拖延是不理性,卻是人生的一部份


『這點我很喜歡,因為書中提出了值得參考的做法:訂一個完成日期,並告訴每一個願意聆聽的人,甚至把它印在名片背面。另外,給自己適當獎勵,以充飽自己的『電池』』


38.  嫉妒 Jealousy


-在所有情感中,嫉妒是最白癡的


-我們特別容易嫉妒那些在年齡、職業和生活方式上,與我們相仿的人


『這點也很適合我,書中提出怎樣避開嫉妒:第一、停止與別人比較。第二、尋找你的『競爭優勢圏』,並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。提醒自己,你唯一可以嫉妒的,那就是你決心要做的事』


39.  擬人化 Personification


-面對統計數據時,我們較為冷漠,面對人時則不然


-了解風險和模糊之間的差異,才能清楚思考


『這與(34)很相似,都是傳媒誤導人的方法,(34)是用文字,這是圖片和sound bite


40.  『那殺不死我的,將使我更強壯』的謬論 Fallacy of that-which-doesn’t-kill-me


-危機就是危機,不是強大自我的過程


『這個我不同意啊~不只是安慰自己,因為人不會無情白事提昇自己,一定是因為有危機的出現才會提醒人去提昇自己。當然,這不是直接的關係,而是間接的關係,而將兩者相連,是我們不屈不朽的決心和不放棄的精神』


41.  注意力錯覺 Illusion of Attention


-我們錯誤地以為自己注意到所有重要事物是很危險的錯覺


-要不時提醒自己這種注意力錯覺,迫使自己面對所有可能以及看似不可能的情況


42.  策略性不實陳述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


-為什麼吹噓能夠說服人


-要考量他過去的成績,如相關工作經驗作借鏡,審視計劃時間、利益及成本。


43.  顧慮太多 Thinking Too Much


-這又要與 (13)相題並論,(13) 的理性思考是我們面對重要決策時,而思考捷徑是當涉及熟練的事物,尤其是運動技能,評斷食物、選擇手朋友和選擇可信賴的人也適用。


44.  規劃謬論 Planning Fallacy


-過於樂觀的預測


-不要限縮目光,只看著自己的計畫,而是積極尋求外部值得參考的案例。


45.  專業曲解 Professional Deformation


-手拿錘子時,眼中的問題都像根釘子


-用自己的專業角度去解釋所有事情


46.  蔡加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


-未完成的任務會不停折磨我們,必須完成任務以後,它才會從記憶中消失,但其實不必如此,只要有個好的計畫就足以讓它從記憶中消失。


47.  能力錯覺 Illusion of Skill


-有些領域,是以能力謀生的,如水電工


-有些領域,能力是必要,卻不是決定性,如經理,公司創始人


-有些領域,成功是與機率掛帥,如金融服務業


『在我工作的領域裡,想是第二種吧,這解釋了升職除了是有能力居之外,還有很多其也因素


48.  正面特點效應 Feature Positive Effect


-存在的事物對我們的意義遠遠超過不存在的事物,科學界稱之為『正面特點效應』


-結論:如果能夠偶爾想想不存在的事物,e.g.生病、戰爭,我們會更快樂


『值得參考


49.  撿櫻桃 Cherry Picking


-先射飛標再畫靶


-一開始便要擬訂目標,再逐一核對,以免被人牽著鼻子走


『值得參考,如計劃旅遊行程,book酒店』


50.  單因謬誤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


-尤其多出現在媒體和政客口中,把複雜的事情找出單一的原因,而忽略一件事的發生是有很多因素


『值得參考


51.  治療意向錯誤 Intention-to-treat-error


-統計學的迷思:大概是起初歸納的sample group已經有偏袒,所以得出來的數據也沒有意思


-引用例子會易明白一點:不定時服用此新藥品的死亡率比定時服用的高,因為出現副作用而停用藥物的人被歸納在前者


52.  新聞錯覺 News-illusion


-新聞是轟動、瞬息萬變、令人震驚,緊緊抓住我們的注意力,多看新聞的結果是,智慧型、複雜和抽象的消息與背景資料,被有系統地淡化處,


-新聞是不重要的,沒有一則新聞,會讓你做出對你的生活、你的事業、你的企業做出更正確的決策


『少少不同意,我覺得這取決於看新聞的態度,近年,我都會拿新聞來跟老公討論一番,有時我們意見不同,有時卻意見一致,我覺得這會刺激了我們的思考、理解和表達能力,也教我們想事情能想得闊一點深一點,我們的生活圈子很細,不看新聞的話,很難培養思考能力。另外,我覺得看新聞或者未能即時影響我們的決策,但長久一定會影響我們的判決,所以要理性的分析,多討論和思考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